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组内动态
组内动态
祝贺陈倩莹同学喜提2021年硕士生国家奖学金
组内动态  发表时间:2021-11-17 阅读次数:2036



国奖炼成记 | 陈倩莹:做一个有激情、爱思考的复旦人

 复旦高材生 复旦高材生 2021-11-04 20:58



陈倩莹

2021年硕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


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,导师为陈新教授,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器方向


本科参加完成启明星计划、曦源项目等科创项目。研究生期间,在SCI期刊上发表一作文章,参与了多项创新竞赛;同时担任助教工作和积极参与体育运动。一直不断坚持去做一个有激情、爱思考的复旦人


个人发展:认真钻研、勇于创新

科研上,在面对多重响应传感器,信号容易混淆,对于不同信号的甄别和解耦困难;工艺复杂,涉及多道复杂且含有有害试剂参与的工序,难以规模化发展;电子导体的应用区间窄,通常在室温以下失去灵敏度,难以应对低温恶劣环境等多个发展痛点,结合丝蛋白材料的优势和特点,在电机械、电生理和电化学传感器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。


其中一个工作旨在设计了表面具有微结构的RSF/AgNW/Ca(II)水凝胶,并将其组装成具有双重响应性能的传感器,实现了对压力和温度的双响应,且具有低温可工作性,以期待其在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,极具实际应用价值。


在这项工作中的科技作品也参与了第十七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第七届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“挑战杯”校一等奖和“互联网+”校二等奖的荣誉。



陈倩莹的科研工作及科技作品


全面发展:教育传承、团队协作

陈倩莹从2020年的春季开始担任这门通识核心课程的助教,现在已经是4学期课程的老助教了,从本科期间到研究生期间实现了从学生到助教的转变。对于学生而言,一方面培养分析抽象、实证推理等方面的理科思维能力,另一方面提高口头表达、书面表达、交流与沟通、资料分析等方面的能力。对于新助教而言,分享成功的讨论课案例,过去踩过的坑,积累的心得和经验,帮助整个通识核心教育平台更好地发展。


此外,她积极参加体育活动,羽毛球、足球都非常喜欢。带领课题组参加“高飞杯”羽毛球赛,带领复旦大学女子足球队参加上海市的大学生足球联盟比赛。秉承着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”的信念,积极进取,奋斗拼搏,为更高的目标继续不断努力。


陈倩莹参加“高飞杯”羽毛球赛

图片

陈倩莹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比赛


无论是科研,助教工作还是生活,起于热爱也终于热爱,在过程中,不断地给予自己自信心和成就感,去感受达成成就的快乐和喜悦。持续不断地思考,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,不盲目庸碌,一步一脚印地提高和进步